長日將盡,夕陽昏黃。 在頭城海水浴場某處沙灘,你可曾遇見幾個毛頭小子赤腳於海上跳著阿哥哥?或者一群人踮著腳尖,隨著潮浪的節奏曼妙起舞? 哈!鄉下小孩的童年遊戲其實很實際,大部分的玩具也都很具體--眼睛看到什麼、身體能接觸到什麼,玩具就是什麼...來到海邊,玩具當然是海族生物。 圖片資料來源: 高雄縣中路國小資訊網 一個人也不寂寞 在處處生機的海邊,沒有孤單的機會。有時真的無聊了,所幸捉弄身邊任何一洞螃蟹家族:將乾燥的沙子抖入洞穴中,然後,沿著那一道白 ( 註1 ) ,挖到手臂深,終將其一舉擒拿。(偶而不小心免不了被大鰲招呼幾口) 偶遇幾隻如我一般狡獪的螃蟹,自這個洞進去從那個洞兒出,嘿,自戀的人,肯定放他一條生路。有時遭遇到蟹將建築師,神奇的地道工程,整得不死心的人類幾乎過勞死。 然而,隨性的遊走最終大概都會成為野心勃勃的捕獲,尤其初一十五的潮間帶。 目標是我的最愛–斧頭玉 ( 註2 ) 。在退潮的淺沙岸上,將身體的重量聚集到足上大拇指,稍稍用力踩下去,海水會因為壓力往四周退散,若此時看見距離約1cm的兩個小洞,伸出食指輕輕一撥,就可以找到斧頭玉了… 盛產的時候,上述技巧可以扔了。你只要在浪上來之後拼命跳起阿哥哥,伺機搗亂足下沙流,一等到浪跑了,黑沙灘上滿滿都是晶瑩剔透的…斧頭玉!那鮮明的色彩隨其DNA之多變幻化出如多彩霓虹般的表殼,煮起湯來別有風味。 (我曾見幾位都市小孩硬是捨不得吞了牠,遂將其製成標本,拙劣的技術沒三天盡發臭了…) 有什麼遊戲可以集鬥智、勤四體、填口腹慾...之大全呢? 告別童年後的第十年,再度逡巡頭城海岸線,再也不見斧頭玉蹤影... 極度傷懷,豈知後來乾脆連沙灘也消失了... 往事歷歷、往事歷歷... 註1:頭城的海岸是少見的黑沙灘。即便表面上看起來灰灰白白,只要稍微撥開表面的乾沙就可見真跡。而曬乾的沙子流動力較強,順著重力往螃蟹洞可能的縫隙填滿,很快就可以循著黑白分明的對比追蹤到螃蟹大爺的蹤跡了... 註2:斧頭玉,本名半紋斧蛤(Donax semigranosus)。生存環境:潮間帶,淨沙區。這方面的貝類資料,日本網站 shells database 介紹得相當詳盡。因為身形象斧頭,而光澤晶瑩似玉,所以老前輩們就這麼稱呼,我也是剛剛才將它正名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