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庸到和平@花房瓦巷

中庸街 在確認我的小鎮狂想:花房瓦巷的範圍後,短期的休閒目標明朗化,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實地調查囉... 速度造成的空間意象在定睛一望之後全破了功。沒關係,要不然何謂  fancy??

夕陽舒緩了一整日緊繃的情緒,我的反應隨著放緩的步伐變得慢慢慢... 於是,庭前灑掃的和善女士以詢問的目光望著我的時候,俺來不及將眼光移開。(這真是矛盾啊,既想深入了解環境卻又解不開自閉枷鎖...不過,近日有改善了,而且雙魚一旦潛入深海,牡羊便順勢撞出柵欄,抓都抓不住...)

花園空地蘭花房女士的家就在花園空地與蘭花房之間。我忍不住將自己的空想一古腦兒全盤托出。大概這想法很傻吧?女士一直掛著笑。或許傻人真的有傻福?女士提出了我從來不曾奢望的建議:

我們這屋子前面通到老街,你要不要看一看...你繞道老街那邊,我等會兒過去開門...

源合成 過去我只在老街晃晃,偶而街屋內有人,為免造成干擾,我只會快速穿越,更別提上前訪談...如今有住戶慷慨邀約,俺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繞到前方,望著齊齊的沿街面,猜不透後院對過來會是哪一間?等了好一會,門開了... 哇賽!是源合成

宜蘭文獻叢刊3 頭城鎮文化史蹟 勘查測會報告中提到

源合成:建於1920年代,為雜貨商行。三間組合,內側騎樓面中央明間以木造便於商業交通使用,兩側間以磚牆砌造,似作為住家使用及一部分之儲藏。基地進深皆短,只前屋及後院。

在平面配置上除了在街面做三間分割外,後院則合為一處。

宜蘭文獻源合成測繪圖

這份測會報告是1992年出版的,調查時間可能更早。在方才的驚鴻一瞥中,可知三開間虎邊的側廂後廊已經變成花房,而明間(正間)的後院已經增建水泥樓房。據知,老街房舍的維護均以私人力量為之,成果卻是眾人品嘗。這樣的負載無怪乎造成大部分老街住戶對「古蹟」一詞敬謝不敏。

女士並未因為我是陌生人而將她對房子的愛有所保留。我直覺感受她以老屋為傲,非關硬體價值,而是對整體環境記憶的珍藏。即便無奈(邁入維護期的房舍沒有經費支援)、無助(想維護又對相關技術不得其門而入),但她們盡己所能去保存一致的標準:

  • 正間的福州杉(可能有耳誤)前門相當華麗,卻被文化竊賊整座偷走。也曾拿側間的杉木門充當,但一來該門扇年久失修(也不知道該怎麼修),不夠正式;二來考慮門戶安全,因為前門高度僅1米二左右,竊賊或不良少年一翻就入,只好請鐵工匠配合立面元素做一個比較像樣的格柵鐵門...(就連鐵工匠在施工時也曾細心詢問如此將會蓋住洗石子門框週邊的華麗雕飾...屋主莫可奈何也只能將就了...)


    左圖:源合成左廂門扇配件

    由杉門到鐵門


    右圖:右側額牆雕花細緻的是明間

  • 右圖(上)亭子角內左側欞窗上半部看似有損毀情況,女士說,其實那是補上去的。因為之前租賃者安裝冷氣,所以必須將部份鋸斷,租期結束,她們還是想辦法恢復一樣的語彙,不過,也只能做到這樣(有斷痕、沒油漆)了...
  • 明間前廳的天花板已經三十多年了,每到過年還是會以沙拉托上去仔細擦洗。女士細數著哪些已經變動、哪些保存了最初樣貌... 就連擺設、家具、照明,無一不呼應著老街氣氛。

 

女士謙虛的說:關於歷史問題,必須問她的母親。對於老屋的點滴分享,她十足熱情,並允諾改日再續... 從中庸街開始對陌生人的信任(我只是一枚路人),到和平街起對故人的全然開放(我倆終於相認:她是國中時的校務人員,我是她記得的學生)... 我一方面感動於小鎮的樸質人心、一方面又對這樣的互動捏了一把冷汗... 萬一我是居心叵測的人呢?

這趟散步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由花房瓦巷的超時空想像,瞬間轉移至老街的寫實過往... 我好像一個岸邊遊走的邊緣人,咻~ 一下子被吸入時空池塘,磁場有些混亂,心得還在飛翔。

 

我的花房瓦巷

 



底圖資料來自宜蘭文獻叢刊3 頭城鎮文化史蹟勘查側會報告

留言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城隍老爺生日party

梗枋崩山記事

一斤十二兩@正順打鐵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