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

town stroll 讓我體認到漫步的愉悅,而礁溪舊市街也是個很適合漫步的環境,我很容易在其中找到無窮的樂趣,許多路線走過了才發覺原來起點與端點如此相近(對我而言單向不超過兩公里的漫步都是輕簡的)。不過,有些在地人對我說,即使知道距離很近卻仍舊得依賴一些加速工具,要不然傻傻走在路上會讓人誤以為你吃飽太閒,那跟遊手好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就算要走路,也會去「專業的走路區」,像是健行步道或者運動公園...。

因為觀光客的關係,有些地方只能週末去,有些地方卻只有週末不能去,比方礁溪溫泉溝公園。熟門路的在地人於週間泡腳時偶而會驚駭的描繪遊覽車下放的遊客蜂擁而入共泡一池的光景,說是看了之後大概一個星期不敢再來泡,我個人的經驗則是下水之後其癢無比。這個定位有點模糊的溫泉溝公園是溪北地區難得一見的開放空間,也是宜蘭縣境內極少數提供縣民夜間遊憩的公共場所。像是捨不得自家人用似的,知道的縣民並不多,倒因為政治行銷手段,它成了旅遊業者招攬的觀光客必到此一遊的景點。

閱讀宜蘭相關政策的時候,不論民意代表或官員,任何計畫必言觀光,彷彿純粹改善縣民生活品質是多麼見不得光、沒啥建設似的。要知道最讓人難受的飢餓,是讓你看得到卻吃不到。我常常聽見非在住居民或外地人一股腦兒盛讚宜蘭之美好,但很少聽見在住居民有同樣的感受。善於營造生趣的我還經常有迷失於十字街頭、不知何處可去的茫然感,就不用奇怪許多描述在地生活的 blogger 們一味的無聊發聲。

我不想當驕傲的宜蘭人,俺只想當幸福的 citizen .
究竟哪一任宜蘭縣長能大聲喊出「生活立縣」?


留言

  1. 好個「生活立縣」
    怎麼印象中都是「觀光立縣」?

    如果是你, 你會選擇住得地方嗎?
    還是選你住的地方?

    看你的文章, 似乎有記錄到城鎮的美好,
    自己想去看看, 那我也變成觀光客了?
    但是對外, 我又可以說是我在探訪自己生長的土地--宜蘭?
    挨阿! 好難喔.

    看社區經營的方式, 好像也需要觀光或者說"經費",
    有些還冠上"永續"的字眼...最終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觀光,
    他們是為了...生活!

    回覆刪除
  2. 哈哈,鄒仔,我怎麼覺得你的問題是為了服務你心中的答案?
    我只能回答:住的地方不是靜止狀態。可以活得健全就不想活成殘廢。

    舉例來說,類似石城咖啡站路段的馬路狀況其實頗多,要快車道有快車道,要慢車道有慢車道,不過,快車道因為某些目的擴張了道路權利,慢車道被壓縮設計的結果就是危機重重。這是個問題,但癥結不在快車道的使用者,而是整個交通設計甚至管理。慢車道使用者因為長期的被壓抑到甚至不明白何謂自己的權益,最後他們由發聲權到群數徹徹底底成了弱勢,雖然表面上仍享有路權。然而,快車道使用者對路況的正面評價怎麼也無法取代慢車道使用者的,正如咖啡站南下一小段路的慢車道寬敞舒適也掩飾不了咖啡站路段的荒謬。關於「行」,有五星級路段、也有致命點的存在,每個點的狀況是不能統合起來加加減減出一個值的。認知、尊重、而後改進,如此而已。

    住在一個地方又何嘗不會僅是個旁觀者呢(我至少當了整整十年的旁觀者)?
    超越旁觀者或觀光客對一個地域非黑即白的觀點,正是我在這裡努力練習的。
    提出「觀光立縣」下存在的問題,其實是嚴肅看待這個主張的必然結果,否定與否不是我的重點,對立或許是手段,均衡才是企圖,「近悅遠來」則是目標。

    観光まちづくりの基本は、地域住民・地域資源・来訪者の調和ある発展にかかっている 。..................西川幸夫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城隍老爺生日party

梗枋崩山記事

一斤十二兩@正順打鐵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