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ght Stroll@小吃Ⅰ

沒有繼續升學的老姐後來在鎮上日商歐德公司上班。經濟獨立的她或許急於分享某種成就感,總是將老妹打扮得像個洋娃娃,至於我,「吃」是最直接的犒賞。一開始,我們總是在晚飯後進行我們的townstroll, 一路上與鎮上她的同事們寒喧闖通關,但真實的目的地卻是市場附近那個去火車站的路口轉角--豆花攤。印象中,那個年代的小鎮青年為數不少,可能因為當時頭城的工業還有些規模。總之,老姐始終進行著她的社交活動,而我,則專注著等待攤子附近兩位帥哥在氣象報導的五分鐘內準時走出亭子腳...

寫著寫著,我又再度恍然大悟了!假如自由人才有參與公共場域的可能... 那麼,對於老姐而言,我其實是那條狗

這樣的行徑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為持家甚儉的老媽所接受。昔日的對手有了共同敵人之後於是產生革命情結。老姐是否因而作了什麼修正措施我不知道,不過,俺倒是明白記得:為了繼續享有小鎮夜晚舒爽的空氣與美食體驗,我在每個自律環節總是嚴格到滴水不漏,好讓閒言閒語沒有藉口。甚至,白天的功勳理所當然獲得夜晚的獎賞,而老姐,當仁不讓擔負起付錢的重責大任。

我想:老媽那時一定很受不了咱姐兩的狼狽為奸~

街‧燈當年的小鎮不若現下寂寥。感覺上,馬路上處處有人出來閒逛。
即便店家不如現在多,但走過誰家門口,一眼就能望進人家家裡,順便點頭寒喧。那時候的馬路,猶如一個定點移動的廣場。可能...小時後腿短吧?又可能...townstroll之間活動頻繁,總之,由我家走到豆花攤僅僅五百米的路程距離,感覺比我現在繞上小鎮一圈(2KM)還要遙遠。

這樣的 Stroll and Snack 持續著,直到上大學之前。
細數我的小鎮情緣,童年時由天主教所建構、少年時有老哥帶領飛天遁地、青少年時有老姐陪伴探索...每一步都那麼真切的踩在這片土地、每一聲笑語都那麼固執的凝結於彼時空。而每一個消逝的畫面,包括新芳行前的八寶湯與老爺爺、火樹仔伯腳踏車店對面的水煮玉米攤、以及街上的人跡...都像是和緩且寬柔的向我預告小鎮即將到臨的更大變化

20年後,當我再度意識到自己重複著當年的儀式,只有我一個人,身邊,以及街上。

【Town: nighttime snacks】

  • 豆花攤→豆花+碗粿店。現在由老闆娘女兒接手,聽說老老闆娘身體狀況不太好?
  • 蚵仔煎→蚵仔煎,只是換了位置,姊妹花也不見了...
  • 新協珍→不記得老姐當年幹嘛常逛進店裡面?
  • 阿姑的店→這比較像是宵夜。不過也已經從農漁戲院搬到大街了。

還有嗎?我不記得了。最近很想找人蒐集看看有沒有當年這些店家攤販的影像,尤其是轉角的豆花攤。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城隍老爺生日party

梗枋崩山記事

一斤十二兩@正順打鐵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