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梗枋國小

站在教室旁,望著這座空間相當融入社區的校園,我問ALUAN:這個學校晚上有沒有人在教你們這邊的語言?她搖搖頭。

想起同學YAYIN 一回到家鄉就積極投入社區教室,週間下班後經常不見人影。我想我沒那樣的身命,但是藉由偶爾來這兒運動的時間進行語言交換應該沒問題。確認了ALUAN 的作息,與她道別,因為她的煮飯時間到了...

天主教堂的問題類似,生活週遭似乎有頗多社會服務的意願者與需求者,但是兩者之間缺乏媒合,如果社會服務也有像love match 那樣的網站該有多好,順便還能進行觀察研究與資源平衡呢。另一方面,社會的不互信造成許多人還沒開始做就已經先煩惱,一怕受騙,一怕受傷。我想是資源分享的遊戲規則向來過度隱晦,好像提了這個就污染了熱誠的心...

剛剛自我介紹時,一時異想天開,挖出車上的 notebook, 坐在樓梯口秀給她上一回的梗枋國小筆記,才發現這個校園也有無線網路,雖然公開使用的訊號弱了點。筆記型電腦號稱 laptop,可我一點兒都不想將它放在膝上,逡巡好一會,總算在辦公室走廊末端發現一處石桌椅。這個位置正好處於社區與校園的交界,如果能取消圍牆的話,不啻為一個理想的「中央車站 (註1) 」據點。

坐在樟樹?下,微風徐徐,蟲唧鳥鳴,真不想移動。
夏天即將來臨,大溪校園又要收歸國有,或許我該轉移陣地,來這兒享受郊野聚落的遺世獨立?


註1: 中央車站這部影片,最令我動容的,不是一老一少的牽扯,而是車站內書寫能力懸殊的雙方由開始到最後的互動情形。雖然有些時候人們的發聲不一定說與人聽,然而發聲的權力應該是均等的。於是,莫名其妙的,「中央車站」對我而言形成了某個特殊意義。

忘了誰說的,blog可以作為小型地域情資網站。如果南方澳有這麼一個 blog, 我倒認為乾脆到南天宮旁的活動中心開個說明會,讓各種不同背景的南方澳人都了解如何運用(不是親身操作),然後再由地方號召「會打字」的社區義工,專門接收任何當日情報(有點兒中央車站的味道)。這樣的地域型blog 可能會有多元的見解與趣味。較之任何單一固定的、商業掛帥的形式化報導。
(過去我曾狂想讓社區內的部分人士學習如何使用blog, 但後來反省結果根本是緣木求魚,尤其在宜蘭,幹這碼子事的很容易被譏評為「吃飽閒閒」。)

這想法很天真吧?沒關係,哪天看到某個村落某台小黑某個代筆,或許那就是我 ?:?)? ….. 但最好你也來 ?:?P?

這天真的概念源自2004年初,那時候還為 blog 操作門檻對社區人士來說過高而傷神,誰能料到如今竟成了某個階級的全體運動。雖說教知識份子去當個區區代筆有點強人所難,但未來...誰知道?

留言

  1. "社會服務也有像love match 那樣的網站該有多好"
    好點子耶! 舉雙手贊成! ^^
    技術上不太難, 只是不知道會不會牽扯出很多鳥事, 比如有人打廣告營利或者只是藉機多認識妹妹之類的. 但是這應該也可以透過技術控制吧!

    回覆刪除
  2. 所見略同喔...
    多認識妹妹也不壞啊~ 雖然妹妹可能都是奶奶級的~
    我倒是比較反感於某些號稱社會服務機構利用這種網站挾天子以令諸侯咧!!

    我想,它應該是跨地域性的、甚至可以是國際性的(嘿,說不定找一找就發現人家已經做了好多年~)
    結合現在很流行的 volunteer vocation, 服務甚至可以全年無休...
    參考 BBC 結合blogger 的模式,只要媒體(不論是傳統或網路)別太灑狗血,甚至可以成為這種服務需求的驗證機制之一。只是,它還是應該與社會福利分割的樣子,這種資源的分享是作為生活的提升,而非救助。

    啊,睡眼矇矓,腦袋烘烘,不胡言亂語,改天再續。

    回覆刪除
  3. 嗯! 是該與社會救助分割, 再搞出個慈濟來就沒意思了!

    volunteer vocation非常之棒的idea咧!http://www.charityguide.org/volunteer/vacations.htm

    我想到的是一種社會服務的"交換"機制, 啥都可以交換啦! 時間, 房子, 老東西, 技能,人與人之間的情誼等等等. 以前我逛過一個專門give away 的公益網站, 家裡不需要又捨不得丟的東西想送人還不知送給誰, 就可以在這網站上po啦! 或者想在不同的地方過暑假, 就可以找人交換房子..以後我最需要的可能是和別的媽媽交換baby sitting 的時間啦!

    回覆刪除
  4. home exchange 在國外行之有年。我也很喜歡這樣的模式,在台灣台中已經不少家庭這麼做過了,但是,最好有長期的紀錄,尤其對於周邊的生活圈,像這位朋友的小鎮環境就讓我很喜歡。不然很可能發生像上一回埔里的事件,外國朋友抵達後發現生活落差太大,對於只想享受而無心融入環境的過客而言,反而不太好。

    說到物件交換,我經歷過很顯著的城鄉價值差異。我的宜蘭鄉下朋友要丟的東西正好是都會朋友花大錢都買不到卻很想要的。盧了半天,他們進行交換,鄉下朋友的父母還很擔心人家送來什麼垃圾咧,結果是一套真皮沙發。鄉下老人覺得都市人很怪,都市人覺得鄉下人傻得令人疼惜。

    你送來的link 很有意思,我會好好欣賞的。

    回覆刪除
  5. 哇,這裡的討論好多寶喔。

    社會服務的love match,很棒的構想。本來想說有網站努力想做此事,但是看到這句「較反感於某些號稱社會服務機構利用這種網站挾天子以令諸侯」,明白啦!可能就是給人家這種感覺,所以某網站的媒合功能甚為不彰。(阿,不知道我們想像的是否同一個)

    媒合工作真的不易。如果要做到全國性的、甚至全球性的,我覺得最困難的在於建立其「公共性」與「公益性」,能夠獲得大眾信任,願意把資料提供過來。一個受信任的媒體機構,或是宗教團體,是比較有可能來做。

    至於地方社區,里長、社區發展協會,都應該做起這類媒合工作。勤奮一點的里長,可以在里辦公室成立一個社會服務需求與志工的媒合站,並不是很難。里長以往也常當媒人不是嗎?。只是現在的里長似乎比較著眼於看得見的建設、只想著自己的派系、家族利益。

    這樣看「中央車站」,我喜歡。blog 代筆人?很好的構想。其實看過一些朋友幫原住民團體或個人做網站、做部落格,但似乎沒有做到你所構想的那樣成為社區新聞台。

    你的構想相當好玩,可以試試看啊。

    另外,關於越南移工或配偶學本地話,妳可以當媒合者,找老師來教,不一定非自己教不可。也可多找幾位學生一起學。好像還可向政府申請補助。

    我有朋友做過這個工作。她是牧師,教語言之餘和她們成為極好的朋友,還協助其中一位處理所遭受的家庭暴力問題。

    回覆刪除
  6. 哈!那句話是未來式的必然的推測。俺離群索居中,壓根兒不知道社會事...
    既然有這樣的網站,能不能順過來?讓我批評指教一下?XD

    這樣的服務生態一定會有競爭、幻滅、重整、磨合...
    誰來做?一開始多大?我也不知道。不過,在供需尚未平衡之前,我可能會從一個小鎮開始吧?就像你說的,從連結各村裡社區單元機構開始。
    這東西是這樣:只要有人起個頭,後來的人不論是有志一同或者睥睨的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就有不斷改進的可能。

    關於里長的部分,我就真的不了解了。或許改天應該來與里長伯聊聊天。嗯,選後就來做,順便幫忙做個競選承諾整理~看看四年後...

    可能的話,我想請教你的牧師朋友...
    不過,我只能算語言交流啦。順便知道他們目前的狀況,然後再發聲。
    只是...我週邊當老師的似乎都要過勞死了咧??

    相關的資訊也可以直接到wiki裡的social exchange補充、查閱~

    有太多構想,都是在八卦閒聊之間成形的。

    回覆刪除
  7.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
    http://www.esouth.org/

    試圖提供平台供社會運動及社區工作者交換資訊,但目前看來成效不彰。

    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http://www.dfun.com.tw/index.aspx

    這個社區新聞網結合了不少環保、文史、社區工作者寫文章,比較像傳統的報紙或雜誌,缺乏互動性和資源與需求的Match。

    回覆刪除
  8. 謝謝,先收下再好好研究。

    不過,瞄了一會兒,不見南方社區文化網路有交換資訊的部分?可能太不顯眼了。

    小地方我去過,可能是邀稿的關係,發文者不會常駐網站,回應不能及時,漸漸的,就算有回應功能也沒多少想留言吧?

    回覆刪除
  9. 今天看到 Philly SOS,這才了解原來social services 分類這麼詳盡!
    這個網站大致讓我清楚可能的程式要求,不知道有沒有現成的socialware 可以達到這點?
    未來這部分的資料完整移到 Co-Lab 裡,請大家有空時補充幾筆囉~~

    回覆刪除
  10. 再次拜訪梗枋,從居民口中得知 A-Luan 已經合約到期(三年)回越南了。
    果然,有些事不做,(某種程度上)就永遠也不會做了 ... Island etude

    回覆刪除
  11. 社會服務的 "love match" , 現在有人做出來了,不過尚未本地化。
    Microvolunteering. Skilled Online Volunteering. http://www.sparked.com/
    btw, 我所謂的「本地化」不是將平台轉譯成中文而已。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城隍老爺生日party

梗枋崩山記事

一斤十二兩@正順打鐵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