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se were the days


如果不是對「這輩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扮演的女主角是個孕婦」這件事耿耿於懷,我幾乎忘了小時後與天主教的淵源,雖然每天穿梭在教堂與神父修女之間;除了慶典時幼稚園對門的活動中心內有許許多多好玩的玩具等著咱們廝殺(尤其射木盤過閘門),我壓根兒忘了何謂學習生涯。在那個台灣人還只能說著台灣國語的年代,高貴美麗的洪老師是這麼指導俺這小老師如何整隊的...

向右看囉齊!向前...看!稍息。
(想有砍囉氣!想淺...看!叟細。)

我永遠記得某一個初夏早晨,風和日麗,沒睡飽的小老師整肅儀容,高格調的,威嚴的,獻出了她這輩子第一次鬼打牆經驗:

向前看囉看囉看囉看囉看囉看囉看囉看囉看囉看囉看囉看囉......(餘音繞梁)

印象中最後那個「氣」字似乎沒喊出口,但究竟鬼怎麼被抓走的,天知道@@!


離開幼稚園之後,圍牆還是我的遊戲場;小溪的水清理過跳牆失敗的傷口;活動中心左側第二道窗是本人所屬的休克之窗...

修女們一貫雄糾糾氣昂昂、雞糕仔伯照常鄰里間串門子。
據說神父越老越胖,胖到某次意外,動員了三位壯丁才救援成功。

天主堂的圍牆一年比一年低,被遺忘的速度卻一年勝過一年。
直到現在有人想將它記起,但或許,它只希望有人注意...



最近頭城鎮文化發展協會發起「走過半世紀、天主教在頭城」活動,相關報導指出當年我所就讀的幼稚園乃教會透過募款所開設的,旨在提供貧苦孩子受教的機會。不過,翻開壓箱老照片,發現那時候的我們穿著倒是挺講究的!(布料看起來都好好喔~)

不知道為什麼,我如今對這類活動提不起半點興趣,倒是中國時報的報導所透露的訊息讓人玩味:

頭城鎮天主堂尋50年代幼園童 聚會感恩
中國時報 C2/宜蘭新聞 2006/11/09【鄒品為/頭城報導】

天主堂為了照顧沿海漁民,指派修女頭城、大溪兩地奔波,甚至在民國五十五年打造6艘漁船,提供漁民討海工作,漁獲量部分供養天主堂,不過,漁民在海上將漁獲變賣,讓修女們內心不是滋味;民國六十四年,為照顧孤苦無依的老人,當時的荷蘭籍神父衛宗賢,更變賣祖產,興建聖芳濟安養院,收容老人,之後,神父、修女更自掏腰包,出錢照料。

嗯...或許改天應該與修女一同分享融入小鎮的箇中滋味...

留言

  1. 最後這個新聞報導的確耐人尋味。

    據我所知,天主教傳教策略之一,包括購置財產與生產工具。例如十九世紀中葉到高雄建立傳教據點的道明會神父,就買下大片田地,佃農為了耕種權的持續,便加入教會,成為其基本的會員,在教堂附近形成天主教社區。在頭城,就經營漁船,也是很合理。這種教會兼頭家的形態,一方面的確是創造就業機會造福貧苦者,一方面也確保教會的經濟來源。很中世紀風味啊。不過戰後台灣的土地改革、資本主義化,讓這種「頭家─佃戶」的關係迅速崩解,天主教當局還想用這種方式來鞏固基盤,自然是效果有限。

    回覆刪除
  2. judie 早~

    其實,若非這篇報導與你的說明,我從來不知道天主教「傳教策略」。小時候神父的幫忙完全沒讓接受服務者有任何「交換」的壓力,但是信眾偶而會讓我感到她們擁有莫名其妙的優越感。這也就是為啥我對天主教沒啥特別好印象,但對天主教神職人員頗有好感(哈哈,偏見完全來自於生活經驗的以井觀天)。雖然神父的熱情與修女們的盡心成了我的人生典範,不過,假如宗教也談績效,他與她們應該屬於後段班吧。

    或許傳教策略因效果不彰而改懸易轍,也或許民眾的不誠信造成關係的崩解...
    總之,童年印象中開放而美好的天主教經驗後來逐漸黯淡,我很想知道癥結在哪~
    另外,常聽修女們經營安養院之甘苦(經費籌措之繁瑣、繁文縟節之疲乏),再對比今日中央單位對社造團體經費之胡亂灑撥...如今兩者相立,加上活動細節安排,俺聞到那麼一點怪味兒。

    回覆刪除
  3. 神父修女們漂洋過海來台灣,把大半輩子奉獻在這塊土地,感動人的力量往往大於新教的本地牧師。

    天主教的確常常默默做著社會服務工作,特別是修女們,把照顧老殘幼弱當成她們的天職,盡心服事,真的是很動人。

    我喜歡天主教的一點,在於大部分神父修女並不太熱衷要把人抓進去受洗、成為教徒,天主教在迫人改宗方面的確遠輸於一些充滿侵略性的新教宗派。績效的確是後段班,但是換來很多像你我這樣的人的尊敬與好感。

    我上面提到的天主教傳教策略,是一種歷史觀察而已,天主教徒本身可能不會這樣理解。

    回覆刪除
  4. 那天看到仁愛托兒所找尋校友的新聞..我回頭跟我妹說...看,妳學校在找你們囉~~其實我妹那沒麼老啦,只是,她是我們家唯一讀過托兒所的(命好唄..)那時的我,還曾蹬著夾腳脫鞋,站在圍牆外看她上課..不明白,為何我妹能走進圍牆,而我不行??
    天主教堂的修女,對我家來說..有著成長過程獨特情感,因為,修女常帶來好心民眾捐的衣服,有一次,我挑到一件藍色短裙,像國小上課的制服,但扣環的地方又和傳統樣式不同邊,我還隨口問修女,怎麼這裙子和姐姐的長的不一樣,不知是修女逗我的還怎樣..她說裙子是外國人捐的,坐船來台灣...一聽是外國來的,我如獲至寶,穿上身時總以為自己變的不一樣....還常幻想,那些與我年紀相仿的小女孩,是生長在什麼模樣的家庭?為何不再穿的衣服還能這般新穎又光鮮亮麗?(她們家一定很有錢...)
    以前,從沒特別注意天主堂的托兒所叫什麼名字,這次看到新聞,我才想起來,妹妹的白色圍皃上繡的紅色字,就是"仁愛"呀...

    回覆刪除
  5. 啊,好久不見了,艾咪
    那天看新聞的時候,還特地上網找了一下「頭城鎮文化發展協會」的網站,可惜沒。不然我還真想建議他們將每次的活動主題開個專欄,讓那些讀過天主教托兒所學生或受過照顧的鎮民一起來建構「天主堂在頭城」的故事。畢竟,算一算,這些當年的小朋友們如今都已屆青壯年,這樣的人大概只少數還留在頭城吧。共襄盛舉的方式很多,但總是得選擇最適當最積極的...這是目標、也是細節。

    對我而言,與其建立資料庫豐盈發展協會的門面,不如將大家的心聲傳遞給神父修女們,較之三言兩語的謝辭或一紙謝狀更能綿長。而且,天主堂的存在並非只對該校學生或與之有關聯的人士有意義而已。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城隍老爺生日party

梗枋崩山記事

一斤十二兩@正順打鐵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