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游擊】Urban Curator


不少外地人對我說:『哇,你們宜蘭的農舍好美啊!』
或者對著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地中海、北歐甚至中東造型的餐廳、民宿驚豔讚嘆。
見我反應遲鈍,他們總是反問:『難道你覺得不美嗎?』
hum, 怎麼說呢?並非質疑多數人的鑑賞力(即便咱們國人有被集體催眠的習慣),俺只是對審美觀這玩意兒「開始」感到困惑:
它何時來的?怎麼來的?它啥樣子?或者... 它到底存不存在?
















Inhabitat 是我頗喜歡的軟性設計閱讀,雜誌的目的主要分享「作為一個地球人,怎樣才能活得良心又活得爽」的各面向聽聞。前幾天讀到一則有趣的行動紀錄:Urban Curators Project In Downtown Providence. 由六位 Rhode Island 設計學院的學生所發起的行動計畫 "Urban Curators (城市策展人)" 利用畫廊常見的畫框,以簡單的固定方式(貼雙面膠帶或用手舉著),框住某些角落的某個特定物件或視野,讓都市景觀與展館似的環境巧妙連結起來。行動一開始,這六個學生分別拎著數個框架尋覓安置點,之後,居民可能在一轉身、一回眸之間不經意瞥見某個框架出現在頹壞的、花狸八貓的牆面,或者某個荒廢的角落。被框住的景物與景物所在的背景提醒人們那些平時不起眼的物件或空間所展現的藝術價值,藉由美的感受,也讓民眾體認到這些即便是傾頹了、毀壞了的都市空間同樣能在我們的人文環境中扮演重要的腳色。

接下來,改由民眾來更換這些畫框的位置,或者自行添增畫框在民眾自己認可的地方。

ps: 相較於對環境侵害性高、獨佔性強的 graffiti, 我個人欣賞這種街道藝術的展現(or 灌輸?)。

這樣的經驗是不是比課堂上的黃金比例、色彩學、審美法則更有趣呢?可以發現、可以討論、可以批判、可以實踐、可以理解多元觀點、可以交流差異價值。空間專業者經常頭疼民眾不懂、行政官員也老嚷嚷民眾不認同,但在這之前,可有足夠且細緻的溝通?可知擊西或須聲東?

以老街為例。前陣子因應鎮史館開館所舉辦的在地文化節,其藝術的展現就僅是在老街的亭子腳擺些畫作(參考巴字第508號:中秋連假III),造成老街住民出入不便,也換來參觀民眾的漠然。不論是行動或活動,都是行銷老街未來像的極佳契機,誘引老街住民的參與(記憶的、甘苦談)、促進鎮民對議題的討論(都市計畫說明、區域住民大會)、創造訪客與住民的交流或彼此理解恐怕勝過充滿觀光產能幻想的空殼文化節。

而只在幾棟零散老建築前的解說導覽意味著什麼呢?是主張放棄老街整體價值的宣言。
往往只聽得一些人嚷嚷歷史文化價值,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裝飾很美,為什麼美?是否與國王的新衣一樣美?
既然清朝、大正時期的歷史切片值得被珍惜,那麼相對於未來五十年也有同樣歷史距離的三零年代、八零年代的洗石子與二丁掛為何棄如蔽屣?
為什麼完整一致的老街才有看頭,卻輕視交雜間錯、反應社會經濟產業的建築形式所呈現的參差時間流?

答案很可能是:不懂
而整體概念的不懂極有可能是各單一面向太懂所造成的集合。

台灣一直是新知吸收力很強的國家,國外行之有年、跌跌撞撞一路走來的發展經驗,到了國內經過「聖旨一宣」就成了「由下而上」的社會實踐。這種失去背景、缺乏脈絡的移植不僅政府政策,連學界的研究與民間的優質理念皆然。

一般而言,歐美先進國家凡大型計畫案總會擬定跨部門跨領域的合作方針,端看該計畫所牽涉與可能衍生的議題。少有一個案子僅單由硬體方面的專業參與,而是儘力促成人文科學、心理衛生、社會經濟等看不見實體成果的多元協同與綿密細緻的思考運作好讓改變有全面的提升而不至於留下太多遺憾。可以說「跨界合作」是專業的極致發揮與有機進化。反觀國內,專業者的表現往往近似窮兵黷武,既不懂得聆聽也不尊重他領域的專業價值。雖然也按表操課國外的計畫模式,但詭異的地方在於七種專業的合作成就七本計畫書。

我個人以為思考過份僵化是很大的因素,尋求最佳答案的效率化讓我們無暇顧及其他,我們被一味要求要勇往直前,不得左右觀望,更不能頻頻回顧。成王敗寇的價值觀讓思想走到死胡同而行為能力都得跟著死。線型的思考模式很難與其他領域有什麼交集,更別提多元價值的滲透。想像一隻八爪蜘蛛的八支爪子各自向前衝會是什麼模樣?

與教育有關嗎?有吧。

相關連結

ps: 此篇乃碎碎念,結構不嚴謹,social bookmark 勿摘。

留言

  1. 這與我透過鏡頭來看城市的不同面有點類似~
    我想這樣才能見到城市另一種美的面貌。
    走拍城市也是我現在的計畫之一。

    相簿:http://album.blog.yam.com/album.php?userid=catalanta&page=1&limit=12

    回覆刪除
  2. 一開始我也在想,這與一般攝影鏡頭鏡頭取景或與畫一幅畫有什麼不同?

    在這個活動之中,框架內的作品長什麼樣子只是一個參考座標,連結到任何一個座標的途徑以及抵達座標之後的繼續、與這些 approaching 所交織成的紋理及它所激發的思想才是行動的想像及探索的。這些看似不具體的元素(認知、理解、觀點)將會對具體的元素(計畫、環境、人的行為)產生作用力。

    上述的說法很抽象。不過也點出這一篇的敘事方法有點瑕疵。
    如果改成 A (原始環境) ←→ B (背景與物件並存) ←→ C (框架內部的呈現)
    不知道會不會比較清楚?
    我個人由這個操作衍生對政治、社會、教育的詮釋,以及在「社區行動中居民參與美學」的矛盾衝突裡找到可能的平衡點。你呢?

    回覆刪除
  3. 我覺得說是取景,不如說是讓人學習換個角度看這個城市。
    有的人是純攝影,有的人卻是透過攝影來產生新的思維。

    我想「A (原始環境) ←→ B (背景與物件並存) ←→ C (框架內部的呈現)」的確是比較清楚些。
    我目前還沒有確切的了解自己從中找到什麼,但我定的主題基本上和你一樣,就是『「社區行動中居民參與美學」的矛盾衝突裡找到可能的平衡點。』不過著重「衝突」部分。

    回覆刪除
  4. 嗯,了解。我會持續關注,有想法一定交流。
    不過... 你的攝影網站字會不會太小了?
    俺得連按 "ctrl" & "+" 才看得清楚

    回覆刪除
  5. 是哦…= =b
    因為我自己看不會覺得字小…用的也是那個版面原本設定的字型…
    有空換一個字比較大的面版好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城隍老爺生日party

梗枋崩山記事

一斤十二兩@正順打鐵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