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KM : 福成,有一處所在

佳節驗證

分水汴典故

中秋節前夕的雨後乍情,拖著老姐作陪,終於降落在這一處瞭望平疇的節點。一旁有花農利用水池淨花,看我興沖沖的模樣覺得很有趣,除了不厭其煩一一為俺們介紹這片荷花園的由來、花兒的特色,還大略說明三分的水道各自流向何方。

俺問:『恁攏安怎稱呼這堀水?』
『水 pán-á 頭啊』他說『pán-á 的意思大概就是板子』
然後謙稱自己其實也不是很清楚。

=.= 很有可能... 很普遍的常識被俺當成了稀有知識。
但不管怎樣,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很新鮮就是很新鮮。
而求知是一場儀式,位階崇高到足以封閉任一枚不安份的毛孔...

所以,老姐與俺就在旁邊放置著紙錢的「分水汴」玩起來。
因為連續幾日豪大雨,水流已經不再潺潺,而是「衝衝衝」。
才想著,一隻動物忽然從水池裡冒出來,靈巧的(老姊的形容則是驚慌失措的逃竄)衝向一旁果園,原來是山羌。該花農喊了一聲「保育類生物!」之後趕忙拎著一支大網尾隨而上,看起來很有經驗的樣子。
(雖然最後無功而返,但他很有概念的跑到對面去報警。)

俺望著眼前於一片阡陌中的蜿蜒,再回頭看向不知來路的山間水圳...
唉,方圓之內,真的很難無聊欸~~

晴空下的漫想

假期最後一日,老天爺意思意思的中止了蘭陽平原的節慶遺憾。
有鑑於日前的腸阻塞,說什麼也要找到時間空檔出去走路。
秋天的晴空,最好走的莫過山邊聚落小徑,因為那兒能背著陽光看沃野。

在上福城走了不知多少回,只知道水道二分很有趣,水質清澈、田裡頭不是稻子而是荷花... 卻壓根兒沒想過歧路的變化。因為「分水汴」的關係,俺再度確認自己的有眼無珠。這一回,是打定主意來此特地領教。


Generated by Flickr Album Maker

嘩!嘩!嘩! ← 這不是水聲,是俺的心聲。
沒想到,多年以後,俺還有浪漫閒情漫步田中央,不是藉由田埂而是忽寬忽窄、忽高忽低的水泥小徑。趣味非常。加上碧藍晴空前來干擾,讓這趟線性旅程繁忙不已 - 不知道該將視線放哪裡。

其實,這樣的情境不只外圍人迷戀,在地人也歡迎。在連接「分水汴」與林厝底的水路旁,有一處居民自己鋪設的洗衣場。一旁抱著孫子納涼的林阿姨說:夏季夜晚,還有些住民直接坐進水圳裡泡澡,瞬間,一天的暑氣全消。她說:以前這條水圳(15/22)更大,平時水流淙淙,跟金面那邊一樣。不過,雪隧開通後,有聽人家在講,水脈被改了,金面的水流通通流到中崙去,現在已經沒什麼水...

(部分媒體如喪考妣似的 crying 被怎麼了的萬年水脈,住地經驗的目前結論只是水資源被轉移)

林阿姨談起「分水汴」更是興高采烈。在地人管它叫「衙門堀」(很早以前福成庄的派出所就在那兒了)。她形容當年水堀的範圍比今日大了兩倍,常常有人於夜間視線不良的情形下跌入水裡(呃,難怪放紙錢)。後來馬路開通,衙門堀就只剩如今規模。

『較早的水比現在擱卡清不知幾多倍~』阿姨讚嘆道。

円筒分水

回家之後,俺越想越不對。如果「分水汴」指的是環型水堀,那麼上面水道上分水的構件又要怎麼稱呼呢?再次閱讀張文亮教授的文章,發現俺還真是目睭脫窗 =.=
裡頭明明寫道:

分水汴的結構有部份:一為流入水的渠道,二為分水的圓環結構,三為分出水的渠道,出水的渠道數目多於入水渠道的數目,故達到分水的目的。圓環的分水可以減緩入水水流太快產生的沖刷,也可以有沈砂的效果。圓狀可以提供不同方位的水分,而且圓環的底部均一,使各出口渠道的出水是在相同水位下進行,因此分水的水量完全依分水缺口的大小而定。

福德坑分水汴的水流入口,水深45 公分,水道寬度為97 公分。水流進入分水圓環後分為三道,依順時針方向,第一水道在12 點鐘方位,寬20 公分;第二水道在2 點鐘方位,60 公分寬;第三水道在3 點鐘方位,寬8 公分。分水道寬度大小是依灌溉田區而分配,其分水量的比例為5:15:2。分水道的方位依灌溉田區的方位而配置。若沒有如此的結構,要將水分配成 5/22, 15/22,2/22,是非常不易。這是古時留傳至今的巧妙設計,能達到灌溉水公平分配的果效。

所以,俺幾天來口口聲聲的「分水汴」,也就是居民口中的「衙門堀」,其實只是水流入口而已。

不過... 倒因為這樣的錯誤而有了美麗的發現:円筒分水
當我逛進天惠人和的豐富資料庫,發現其中佐久山の円筒分水(栃木県)與福成的衙門堀還真像哩。
是人類的智慧總是如此相近?還是其中有啥關聯?

相關連結:福德溪 >> 福德坑圳 , flickr:福成 , google map : 福成分水汴

 

山明水袖@福成

ps: 週末天、下雨天,窩在家中懷念晴空碧野流水,感覺真好。雖然...下午就要忙翻天

留言

  1. 這水圳散步真是太棒了,特別是遇到山羌的部分特別令人羨慕。

    很喜歡去散步的林子內步道,社區就叫五汴頭,汴台語讀pán。還沒巡過當地水路,是該走看看,可能也會發現有趣的分水汴。

    台灣的埤圳大部分都是私人開築,在日治時代官方才出資源做大整合及建設,最有名的是桃園台地陂圳整理計劃和嘉南大圳建設計劃。我想宜蘭平原的水圳可能也是在20世紀初由日本政府整理過。

    所以這円筒分水的技術,是日本人學自台灣、是日本人帶到台灣、或是原本兩地就有近似的構思?頗有趣啊。可惜沒時間去追這個部分。

    回覆刪除
  2. 看到保育類動物就抄起大網究竟意欲何為?

    羨慕再加一票,何時可以去找你散步呢?

    回覆刪除
  3. 謝謝 judie 的放送,改日俺要去逛逛那些大圳(先從網路來)。我將它們收到WIKI裡了~
    本來也以為這是日治時期的農業建設,結果張文亮先生的文章卻說是漢人吳沙的弄出來的。所以,是有點好奇。反正roodo page rank 這麼高,本篇就這麼攤著,相信總有專業人員搜尋分水汴時逛到這兒來。麻煩好心解下疑惑,謝謝先。

    回覆刪除
  4. 擇期不如撞日。撞不到我的話,俺想辦法把你扔去那裡~~
    但是,最近好想吃中蝦,那個食物夥伴給我跑去米國,害我現在吃大餐超不方便,你要不要來協助一口?

    看到保育類就抄家伙的意思就是要將它送回原來的地方。← 俺一開始以為他中秋節要烤山羌,這是去了二格山吃了烤全豬後的聯想。還好。
    不過...山羌長得有些營養不良的樣子,會跌到水圳又被水沖下,應該生活不好過吧?

    回覆刪除
  5. 吃蝦的話,一口怎麼夠呢?
    單位改成一盤,咱就來排日期。

    回覆刪除
  6. 這篇真是增長見聞,也解我之惑
    話說這次中秋連假本想去宜蘭,後因諸事而拖遲,改成去東北角海岸了.

    回覆刪除
  7. polanyi, 你指的是「俺硬將你拖走」之惑還是你早已經感應到.... 那是個分水汴?
    Arkun, 好啊, 散步, 吃海鮮, 然後去唱歌~~~ 嗯,俺今天沒去比賽啦...真傷心。
    中蝦要吃還不一定有,但這個季節龜山螃蟹應該還有吧?

    回覆刪除
  8. 張文亮的文章讀了,除了說吳沙有分水給原住民外,如何確認分水汴的設置是由當時就建立的?
    分水工程「遺址」?明明還在使用啊。
    宜蘭開拓相傳是組織性的入墾,水利設施當然是有做的,分水的技術與設計一定有,可是我的疑問是:如何確認現在看到的這個就是最早期的設計?

    台灣的鐵路,老是推到說劉銘傳就建設了,但是現存的鐵路根本沒有任何一段是劉手上做的,日本時代全部重新做過。
    水利設施呢?或許不像鐵路那樣全面改變,但是陸續的修築整理、引進新工法新設計是常見的,這部分需要更詳盡的考查。


    另,散步吃海鮮我也要參加!

    回覆刪除
  9. 沒想到..平日我偷懶的洗車地..在你的文字與圖相解說下..有了這麼精彩的流年生命..感動呀..
    話說部分媒體報導"水脈"那檔事,我曾上網義正言詞的反駁,質疑該媒體記者只以一二部的抽水機片面報導水脈枯竭,呵呵呵..你知道多好笑嗎,該媒體回我電子郵件說,以後會請記者詳加調查了解...我們的媒體,不管報導什麼議題,泰半都是斷章取義,真是讓我生氣又汗顏..

    回覆刪除
  10. 心滿意足醒來,發現竟然只是四點半!現在是怎樣?幸好外頭已經有鎮民開始運動,讓我不至於陷入「老人週期」疑慮。

    昨天寫完這篇就在想:要是艾咪一定沒在怕,然後便想像頑童一枚手腳俐落攀爬上黑板樹的頂端進行福成金面大觀...附近人家也一定會竊竊私語『那個查某囝仔真好大膽(兩種含意)』。← 因為膽子大小,同一個地方,俺們兩會創造出不同的故事。而且啊,俺很可能在未認識你之前,開車經過時,咧著嘴對你行崇拜式注目禮。

    關於媒體,你不說的話俺還不知道記者只以一兩部抽水機進行採樣。
    不會是「下大雨的天」或是「周遊天下的商人」吧?
    我是很想鼓吹新聞 wiki (不是wiki化的新聞喔),就是針對同一個議題,累積紀錄不同時候的各家說法。你也別因為別人做的「好事」汗顏。

    to judie35, 我就是這麼覺得,尤其看到佐久山那個。閱讀日本的圓筒分水歷史,有些年代相當久遠(所以稱古蹟),推想不會是來台灣學的。*笑*
    但大致看過網路上的碩士論文(從城鄉發展歷程探討灌溉水圳之空間轉化:以大台中葫蘆墩圳渠道為例 by 李豐旗) 以及沙鹿鎮誌所引用的文字,確實有分水那麼回事,卻難以推論與圓形分水有什麼關係(因為四汴頭好像就是方形的)。圓筒分水的構造有點美、有點複雜(考慮沉砂及循環),需要的寬度與居民描述的比較接近。

    俺師承 polanyi 這位土虱大師而「感應」到 XD:
    1. 分水其實蠻容易想像的,不一定漢民族才知道(只是他們有文字)。
    2. 圓形分水是日本重建水利系統時搬過來的,而目前的衙門堀卻是被遷移之後簡化了的型態。(以上為感應,google 進來的網友不要聽)

    題外話:我一直在想,研究台灣歷史的學者與「觀落陰」可不可能結合?

    最後,吃海鮮大家一起來吧,要不然這一攤網友桌得等好久...艾咪聽到了齁。

    回覆刪除
  11. >研究台灣歷史的學者與「觀落陰」可不可能結合?

    不只是歷史呢,我常常也想著要牽亡魂把曹雪芹請回來問問,究竟他原本紅樓夢的結局是怎麼寫的。

    原來海鮮攤約了好幾個月了哦?要等bd回國就得拖到年底再辦了,年底有啥好吃的海鮮呢?

    回覆刪除
  12. 呵呵...海鮮事..聽到了...一定要算我一份的..只不過..我更想聽你的故事..關於"緣份"的兩三事..
    上一次回去..沒回家..(實在很怕阿母唸一回家就出門..索性開著車在鎮上亂繞..)
    一直誤以為,從九股山(吉祥寺)的路,可以通往仙公廟(大修宮)..呵..我老了..記性差矣..兩座山之間還有溪谷哩..根本通不到..但經由這趟路..我從九股山頂繞了一大圈下來..終於,把記憶中,從未繞過的山路給兜起來了..原來..路是這般繞的..
    在往吉祥寺的半山腰,我看到山腳下的"水壩",看到一小截的北宜公路,看到整片蘭陽平原,也望見連接南澳那邊的山與海..哎呀..如果你在...一定可以拍的比我更美..

    回覆刪除
  13. 不只是歷史呢,我常常也想著要牽亡魂把曹雪芹請回來問問,究竟他原本紅樓夢的結局是怎麼寫的。對啊,俺老妹最近還為我解析紅樓夢裡哪些三言兩語其實是描述限制級... 我也很想問曹雪芹,私底下他打算怎麼寫 XD

    to 艾咪,我覺得一個人很好,但有時不免也慨歎一個人的不便,尤其處於荒煙漫草間。這時候就要靠朋友了,下次你回來(好天氣的話)陪我去走一走那條路,五年前俺與表姊伉儷曾一起走過,後來都是開車的。但,你知道嗎,2002年我頭一次繞完那個迴圈,感覺跟你的幾乎相同,差別在於當時的垃圾掩埋場如今成了烈日當空的環保公園。那種新鮮的感受讓人很難相信那裡曾是國小遠足的熱門目的地。

    今天與朋友聊到日本的里山,赫然想起俺老媽那一輩的苦命人生活所依存的北門坑(所在的山)其實就是。但這樣的生活與記憶所寄附的地方竟然是咱們這一代頭城人陌生不已之處,突然之間感到有點悲哀。

    回覆刪除
  14. ~~『山羌長得有些營養不良的樣子,會跌到水圳又被水沖下,應該生活不好過吧?』
    這句話突然讓我想到小時候跌落水圳的模樣,跟這隻山羌超像的~~~~

    妳去大溪廟口小吃替我抱怨一下,都是他們害的啦~~~害我在這裡哈海鮮,可是一到超市通通不想買,眼前浮現的都是他們的好料,實在很想現在包袱款款就打道回府,以前出國懷念的是家人,現在廟口海鮮竟然排第一。哦~~~不要再寫下去了,口水一直流.....

    回覆刪除
  15. 俺老姊現在已經閉上眼就想到山羌。要是再跟她說起你的故事,可能會做惡夢吧?
    中秋聚會給她的刺激太大,她下個月(十一月)還要再回娘家,因為『人過中年,兄弟姐妹要常聚聚』。而我,不知為何,心中接了一句:『嗯,老公乃身外之物』 =.=

    大溪廟口小吃啊...帶arkun她們前去時我會轉告。

    回覆刪除
  16. 很有趣。以前聽說分水份的時候,還會看家中的丁口數,然後按人口比例把分開的水稻給相對應的寬度。

    其實不只是漢人這樣做呢,我學士論文在蘭嶼出田野,當時也幫忙了這裡的水渠修築。雖然不像漢人是用水泥隔開,但確實也按照家戶人口,用木板與砌石在引水處源頭坐相似的區隔。

    這些也是閒談,不過說來跟你分享 : P

    回覆刪除
  17. 用木板與砌石在引水處源頭作相似的區隔...
    聽起來更有趣,木板如何固定才不會被偏移比份?你一定有照片齁...

    回覆刪除
  18. 有照片,但也是正片.... : P

    回覆刪除
  19. 怎麼辦?我看到吐出來兩次的舌頭很想拿工具 %&$#& ,俺這是啥毛病?果然XD是比較安全的.
    好啦,正片就正片,等就等。反正方圓筆記寫到現在,耐心變大,記性變差而已。
    關於丁口錢,我在游謙的書裡常見,但沒人用那種我可以懂的文字敘述過,您要不要試試?
    真好奇,以前的人不分家的喔?又如果...那家只生女的,丁口數怎麼算?

    回覆刪除
  20. 女人兩口為一丁,錢照算。

    回覆刪除
  21. 太好了,還有 arkun. 那我繼續問:
    本廟為庄廟,約XX戶,卜爐主1人,沒頭家,收丁口錢,有作戲和巡境 我好想聽懂上面這排字,雖然每個字都懂,湊起來不太懂。
    是說... 丁口錢是保護費嗎?(阿!! 這樣問會不會被神明K?) 難道丁口錢只為了付巡境與搬戲的費用?哪間廟收不收又是為什麼?還是祭祀範圍小的庄廟因為營運故必須收?祭祀圈大的便不用?
    頭家... 又是啥?我想一想,我家好像現在還在被收...

    回覆刪除
  22. 丁口錢應該說是活動費吧。不過還是有請Hetero回答問題,有他來巡版,我不敢亂講話。

    回覆刪除
  23. 我今天去逛了下 hetero 的網站,發現現在罹患「說話小心症」的應該是他老才對。咱們(還是只有我?) 因為是非專業,所以可以天馬行空亂講話,這種向極限挑戰的 FANCY 權力幸福極了,一定要好好使!

    國語辭典的丁口解釋如此。原來「口」是女的!難怪我的名字裡有「口」,俺是女的!

    ps: 俺在舞孃那兒玩到不想回來,你的他馬的要不要放上去說文解字一番,好好玩~~

    回覆刪除
  24. 哈哈,為啥說我喚有說話小心症啊?

    丁口大致上像是 Akurn 的意思,不過各地的比例倒不見得相同。比較早期的狀況,丁為男,口為女,兩者繳交數量不同,但晚近則大多平等。至於家的計算方式則是另一回事,關鍵還是在於有沒有分灶。

    計算水份錢的方式,就我所知,至少有的地方是以家戶丁口計算,但有的地方則是按照當初開墾水圳時繳交的股份錢來計算。甚至當初興建水圳時,若墾戶同時有出資入股,則之後就不用繳任何水租給地主....我想這裡的情況應該更為複雜,跟一般廟宇或祭祀活動收錢的方式不盡相同。

    最後這段話:本廟為庄廟,約XX戶,卜爐主1人,沒頭家,收丁口錢,有作戲和巡境。大致可以這樣解釋:本廟為庄頭集資興建與祭拜,庄頭內大約有XX戶人家,每年從裡面擲杯選出一人擔任爐主,不另外擲杯選擇協助爐主的頭家。至於祭典的開支則按各家戶人口收丁口錢,祭祀活動的內容則包括演戲與遶境。

    回覆刪除
  25. 沒有嗎?那當本山人錯誤感應好了 *笑*
    基於 hetero 最後一段的敘述,俺決定封他為「溫柔的知識人」~
    BTW, 前天去水圳旁散步時遇到一些OJS, 有些後續小發現,當然分水的問題俺下回會再問問。
    以上各網友的資料俺一有空定會整理在 wiki 裡的.. 真的很棒呢。

    回覆刪除
  26. 哇~~~真厲害耶!!
    我拍照的時間大約是下午2點多
    請問一下喔
    你也那個時間去拍照嗎
    我怎沒見到另有他人在拍照勒
    是我和女兒拍的太專住了嗎

    謝謝你的更正
    沒錯的
    我拍的是石燭坑
    貼上圖後仔細想想
    那裡有有一個像石燭的山
    該是石燭坑才對
    怎麼會給搞錯了勒
    真是老糊塗了吧
    我是土生土長的耶
    真是遜斃了

    去看過了上面的那個網址了
    福成那也是我小時後常常走的
    因為姑姑住那邊

    我不知道你那網址要如何留言
    待我有空實在詳細看看
    謝謝你的到訪
    也歡迎你常來

    回覆刪除
  27. 哈哈,小敏,你知道我剛在煩惱什麼嗎?我在想,以後咱們的留言要怎麼留... 有興趣的地方很相近。唯一慶幸的是,你知道的部份俺完全不行,最近才拜師,今天又遇到你,真好。
    還好今天下午時間不多,不然妳會看到某個傢伙的留言活像是洗版 :-)
    我一定會常常去妳那邊的,還會拉咱們的同鄉去喔~

    回覆刪除
  28. 怎會這麼巧勒
    天主堂是我小時後最常去的地方
    因為我是天主教徒
    還有我也住天主堂的附近

    真的是同鄉耶,實在太巧了,我把你的網站加到我的最愛,這樣要過來看就方便了
    晚安

    回覆刪除
  29. 哈哈,雖然這裡經常會不小心「黏」到一些很棒的人,但我著實期待方圓周邊的人會「掉」進來。不過,順其自然的我這次算是情不自禁將人「逮」進來 ^0^

    我跟寫了這個blog之後才認識的同鄉 艾咪何 有很多關於天主堂的對話喲,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到左下角的「搜」尋引擎輸入"天主堂" or "天主教"
    那裏應該是我們這附近小孩的共同記憶吧...
    晚安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城隍老爺生日party

梗枋崩山記事

一斤十二兩@正順打鐵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