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KM:開蘭橋

頭城橋

這座橋,張狂的嫣紅矗立在滿山翠綠之前。白天。
看它的造型,不知道佐藤先生這回又想起中國古世代的哪一條龍了?笑。
它連結頭城被鐵路強行劃分的有限土地,雖然我始終不明白為何不讓有錢的台鐵飛天遁地?
目前為止,彷彿心中有一層結界,讓我對踏上它的企圖舉步維艱。

咿... 暫時說到這...

留言

  1. 這是頭城橋還是蘭陽橋?(因為在"蘭陽橋"文中似乎也見到它的身影.在0.8km處,你們有兩座很像的橋?)

    是誰設計的?當地人對這橋的觀感如何? 無惡意,只是好奇.

    回覆刪除
  2. 蘭陽橋。佐藤孝秋。不知道。

    回覆刪除
  3. 我查了一下,這在日本有三十幾年歷史的"Atelier Zo",在台灣有不少作品呢.
    原來左藤孝秋是淡大的副教授,不過查不到個人簡介及其作品介紹.看到這橋,會很想知道背後的這些細節和故事.

    架橋的意義究竟何在?它的角色性格是該隱沒還是凸現呢?

    可惜這回在頭城停留時間太短,該把前後景觀瞧得更仔細些,而不是慢車開過而已....

    回覆刪除
  4. 我想我應該沒記錯才對。
    頭城鎮是個被鐵路穿越的市鎮,架橋的目的就是在跨越那條大晃晃的鐵軌連結鎮東北與西北。感覺上他們將它定位成地景似的聯絡道,假如未來烏石港周邊的都市計畫順利執行,那麼這座橋可位於城中區呢!

    該隱沒還是突顯呢?當我回歸方圓,問的當然是非專業的民眾。老一輩的回答:有這座橋之後,(搭火車)比較不會坐過頭...

    一開始,我不以為然台鐵的本位主義,想:為什麼不是鐵路飛天而是咱們呢?
    等候來多次漫步其中,我的想法改變了
    與其穿越陰暗高架鐵路底下,我情願走在橋上,並嘗試領受小鎮的不同視野。

    回覆刪除
  5. 與周邊景物的關係該是隱沒或是凸現?如果將它定位成地景,那麼這橋的性格應該就是被突顯的了(我這麼猜).
    老一輩的回答:有這座橋之後,(搭火車)比較不會坐過頭...

    它確實是很醒目!不過我真的不記得前後景觀,只記得眼前跳出了一座橋.

    回覆刪除
  6. 對於非世襲市紳家族的地方青年人而言,這座橋與那座廟(城隍廟)的興建與我們很難有關聯。不管專業背景為何,所在乎的,也不過是「知」的權利。但光是這一點,你除非打入舊有的地方體系,加入社團,否則巷子內,你的口耳絕對占不到一席之地。這一點,好些小鎮新住民與我有相同之慨...

    另一方面,有人說「近鄉情怯」,我認為更誇張的:「在鄉腦殘」。
    許多專業上感覺醜陋的,多走幾遍多瞧幾回多與幾個人哈拉之後,會變美 XD

    回覆刪除
  7. 哦~~原來是這樣....
    不過這趟頭城走馬行,帶給我許多小小的驚喜卻是真的.
    小鎮的魅力即在此,即使是瞬間擦身而過,也會忍不住回頭再多望幾眼.

    回覆刪除
  8. 頭城鎮中心被鐵道劃成兩半,住在拔雅里的我從小要到市區只能穿過舊頭城國中的平交道。開蘭橋原本是要作成地下道的,但小時印象中曾經在那小溪抓過大肚魚。因為地下水無法抽乾的原因,地下道蓋好後卻一直積水而無法使用。看到宜蘭到羅東段的鐵路架高,當然會覺得以後都不必等待平交道,但純樸的小鎮原本就不需要那些水泥怪物,至少頭城的這座橋是被妝點的帶有小鎮風情。每天從家裡要到烏石港總會經過這座橋,看著他五顏六色的在豔陽下心情也跟著開心。開蘭橋已是我介紹外地朋友為頭城的地標之一。

    回覆刪除
  9. hoho,你是第二位我所知曾在頭城河抓過魚的頭城人囉!!(頭城河就是這座蘭陽橋下的水圳)
    可以訪問一下當年你在那條小溪玩耍的情形嗎?
    我印象中那兒的確有個地下道,但似乎只能行人不是嗎?
    唉!老實說,過去俺對市場以北是一點概念也沒有,更別說多看它一眼了~現在倒像是在彌補一直以來的視若無睹。
    不過...我要虧你一下:這座橋除了張牙舞爪的裝飾物,其餘都是水泥耶..堪稱另一種水泥怪物XD

    回覆刪除
  10. 抓魚記得是國小的事,和同學一起,沒課的下午騎腳踏車去抓。那條河彎彎曲曲的,在河中記得那時已被傾倒建築廢土,因為印象中有看到鋼筋。

    回覆刪除
  11. 原來是尾地頭蛇!我這條住地尾的前陣子倒是進行了一場town exploration...目前還在尋找它的源頭:一個在復興工專到人文國小之間,另一個在頭城的武營山上,在下惡人沒膽,指日...不可待。

    很好奇一件事:你住拔雅那邊,為什麼不是在福德坑溪玩水,而是跑到頭城河來咧?

    回覆刪除
  12. 小時候玩水地方很多,有金面瀑布攔砂壩、金盈瀑布、你說的頭城河、武營社區後的頭圍橋下、九鼓山尼姑庵橋下、福徳坑溪、頭城海水浴場、竹安河口、盧宅家前大水池、天公廟階梯下小溪、頂埔游泳池。這樣算起來好像從小玩水玩到大,而且越玩越大(浪),最近這幾年都是在外澳及烏石港一帶衝浪。

    回覆刪除
  13. bravo!! 玩水達人~
    方才才與頭城圖書館館長吳先生聊起頭城百科的鎮民共筆撰寫(wiki),妳這一回應,頭城水域百科已經完成初步架構,接下來就是內容填充了...包括:哪裡玩,過去怎麼玩、如今能不能玩、怎樣才能更好玩、玩的潛力與限制...等等。

    其實,我個人覺得頭城的山水平畴間有太多太多好玩的路線,只可惜google map在頭城這一部分因軍事基地被模糊掉了,不然我倒是樂意mapping這些休閑好去處。

    呵呵,一步一步來~

    回覆刪除
  14. 之前在仰山工作一小段時間,發現社區營造頭城參與的少,頂多只有合興社區,看你那麼關心社區事務,希望不要只有觀察和紀錄,可以有實際作為,畢竟社區的老人們上網看文章的為數不多,哈哈!

    回覆刪除
  15. To 小龍,
    所以你是不是應該問我為什麼不執行你所認知的「實際行為」?
    就像我打算問你:「什麼是你認知的實際作為,以及什麼麼是你所認為的社區事務?」

    不過,透露一下,我的觀察與紀錄之所以冒出來,當然不會是與阿飄對話啦~~
    尤其,更不可能像一些社區工作者進行類似「我是雞飛狗跳(單位),我們現在要批哩趴拉(目的),希望您們能與我咭哩呱啦(對話)」這樣大無畏的行動。

    在書寫方圓(Neighborhood)的過程裡,沒有任何光環與名片卻有著說來可笑的出發點,有時候甚至得剖白自己的祖宗八代才能開啟一點點安心之後的對話...這經歷很煎熬喔~ 還記得有一回偶然發現守望相助裡的成員就住在我家附近,當下!多希望過去的我不曾罵過髒話呀...

    你別對種稻子的人嘲笑他不具碾米的實際作為,只因為人們才不去喀粗糠咧...嘿嘿!

    對了,關於老人不看文字這件事... 所以「廣播站」任務重大,不管是固定式的還是行動式的~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城隍老爺生日party

梗枋崩山記事

一斤十二兩@正順打鐵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