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m : 正本清源@開成寺

早課於是,發現鐘鼓聲響來自3F的吳沙祠且由一群穿著黑袍的佛教徒? 各守著一邊配合誦經聲催動時… 俺納悶不已。登上4F是好幾尊巨大的佛像,中間那位印象中應該是觀世音菩薩,然而這而不是佛祖廟嗎?所以「觀音=佛祖」?我的天,雙手已經合十卻不知向誰禱告。尷尬低下頭,瞥見地上一個塑膠袋。內心琢磨著該不該在佛祖面前表現正面一點…大腦卻又一旁嗤笑太虛偽…

我撿了它,交給廟公。突然想起方才的疑問,就在莊嚴的佛祖殿內開起一場 Q&A.

十分鐘後,俺羞赧得不知如何是好。原來,那位在3F被我ㄧ直當吳沙公敬拜、面目黑黑的神像是當年吳沙自漳州渡台所攜的開成寺主佛 - - 「黑面金身觀音佛祖」!而且,3F 並非吳沙祠,而是重現當年開成寺的組構:左右兩開間分別敬祀吳沙與大眾爺。至於 4F 的大尊佛像則是後來追加的。3、4F 皆為開成寺。為正本清源,開成寺也由當年的「佛祖廟」正名為佛寺了。所以我聽到的聲音來自佛教徒的早晚課。不過,除了初一十五才會敲響鐘鼓樓中的鐘與鼓,其餘時間只是敲案桌旁的盅與大木魚(←呃,正確名詞俺不知怎麼稱呼)。

昔日因應民眾生活條件不忌葷素的佛祖廟如今轉向正統。因為人們總是將最好的奉獻給神,然後自己再分一杯羹。而那個貧窮年代,肉食恐怕是偶而方能啖之的珍饈,不先請眾神用過哪好意思自己吃。如今道佛儀式的轉移,我懷疑民眾多少人能跟著轉過來?
不能呼觀音佛祖而要稱觀音菩薩,六月十九不是佛祖生而是佛得道日… 這些,算不算另一種記憶的失落?

我持續讀著那位不能再稱為廟公卻又不知如何稱呼的A先生送給我的開成寺簡誌。

其於鄉野勇靈骸奉祀於城西里本寺北側巷內立碑「開蘭英靈祠」…

問此,A先生帶我走出大殿,指著廟側俺偶而交關的豬腸麵線攤旁小巷:巷子裡進去兩間屋左轉就是了。
orz, 俺完全不知道吉祥路上有這麼一條巷弄。

接著,我問開成寺周圍看似祭壇又似誦經室的一些據點都是啥用?
A先生指著方才巷弄旁的空地道:這是師公春的孫子;續遙指廟右方:廟邊空地矮房子那兒是師公讚的外孫。
wow!! 昔日小鎮唯二的紅頭法師繼承者如此各倨一方,相當戲劇化哩…

告別A先生,俺捧著手裡的簡介決定改日好好研讀一番。

相關筆記: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城隍老爺生日party

梗枋崩山記事

一斤十二兩@正順打鐵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