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06的文章

Town Stroll @開蘭舊路

圖片
大年初二,小鎮上明顯多了些陌生面孔,至於少了哪些卻也感覺不出來。店家開始營業了,雖然市場裡還有一半的攤子休息著(寫完才想起這些攤販主人多半是女性)。離開市場,斜穿入昔日公車總站旁的開蘭舊路。轉角那道有力的場景依舊在,正想衝上前攝取影像,無奈老闆坐鎮-- 唉,俺今天才不想當棵「青仔叢」咧~ 改天,改天好了... 完成修繕作業的頭城公醫院讓人只能遠觀不得近玩,真是人不如蚊。左手邊幾戶人家開了窗,原來,房子有人住才有氣質。愣眼呆望著某戶二樓陽台的典雅,心中自然而然流洩出優美音符... 越過頭圍橋,繞一圈歷史悠久的武營福德廟,傾心於居民的巧手蕙心,在這兒,馬路與住家的界線有趣且曖昧。 在活動中心附近遇到國小同學,福至心靈喊出了他的名字... 幾乎不變的容顏,讓人難以想像隨即開啟的中年對話。雖然一開始免不了pattern language:「你現在哪兒高就」,但堅持下去,可以聽到蠻多有趣的故事,以及豐富的在地訊息,感覺上,覺得中年的對話也不是太無趣,至少多了切身感懷、免了年輕時期的言不及義。 開蘭舊路直直走,末端的地址卻不屬於開蘭舊路。 這好比和平街直直走,末端的地址屬於開蘭舊路。 仙公廟下的一廣場最近在整地中,似乎有開發的跡象。 頭城國中舊校地地坪價值居然有16萬之譜!不過,同學以局外人眼光來看那片公有地的規劃也很不以為然,他說:『怎麼會有人去那個公園呢?如果把公園規劃到鐵路邊... ps: 回程,媽祖廟旁另一位國小同學經營的羊排麵店開張了! 聽到某位在海邊工作的外地人感激涕淋的對她說:『真好!我已經連續餓兩天了。』No wonder 阿姑的麵店昨兒個高朋滿座。

多走幾遍,你會發現...

圖片
由南土地公廟慢行,驚喜於和平老街的燈火比平日多亮了幾盞。因為道路狹窄,老街居民的車子得斜著停入騎樓。我在有限的街道空間裡專注於方向盤,等到順利穿越,赫然發現媽祖廟燈還亮著! 明亮而寧靜的頭城慶元宮,察覺不出搶頭香的任何跡象。 想起去年此時,俺獨自一人夜奔大里天公廟... 忍不住捨近求遠的自嘲。問廟裡服務的義工們,她們說除夕夜的媽祖廟夜不閉戶,當然就沒有搶頭香的活動。 或許震懾於神妙的空間感受、或許領受百多年來祂守護小鎮的堅固柔情,聒噪三兄妹虔誠敬拜,紛紛許了類似國泰民安、富庶平和的高調願望...   

方圓伴手

味的專輯 :我選擇山珍:百香果(頭城人說 時鐘墜 ,其他宜蘭人說 番仔木瓜 ="=)。海味:龜山螃蟹、吻仔魚、海霧芭樂。人間美味:冰品、九層炊。 嗅的專輯 :這個很難,海風可以裝進瓶子嗎?如果可以,那還有正月初六的鞭炮硫磺味、九股山上鑽鼻的清新、垃圾山降流的臭味、廟宇的煙、金面溪的養豬場暈腦刺鼻、以及黃昏時漫步小鎮後巷又濁又迷人的炒菜香... 通通裝瓶。 視的專輯 :很多很多不勝枚舉,現在blog上的是其中一部分。 觸的專輯 :被螃蟹咬的觸感、海水冰涼的觸感、深層黑沙的濕暖觸感... 咿,想不出來了。可見我幾乎很少碰觸這個小鎮。 聽的專輯 :這部分可以好好發揮。我不會作曲,但是馬修那種環境樂音的擷取老實說我也沒啥興趣。倒不如拈來一首與身處某個時空下的心情貼切的歌或樂還比較有意思。馬修的音樂,循地域元素卻讓我聽不出地域情懷,或許他只是讚詠地域風情罷了。(他那個專輯的音樂場景比較像阿飄們熟悉的宜蘭,杳無人煙的純淨~~或許是要賣錢的東西終究得遠離現實。我總覺得如果音軌中夾雜某些 錯幹喇gia 或是來兩聲歐多拜叭叭...與宜蘭才扯得上關聯) 越想越高興,這麼弄一弄,我就有極富辨識性的方圓「偶咪押給」了! 倒是... 誰敢享用?

隨沙灘消失的他的童年

也許老人感受到了,勉強移動身軀,接過風箏,高舉手臂,想乘風追擊,無奈風箏依然沉重... 他跑了起來,在沙灘上危顫顫的狂移步伐。不知因為幾乎仆倒的身體還是善解人意的風,總之,風箏飛起來了! 『走開走開』孩子急促的催離父親。本省的口音,強調敵對時的無情。老人像極寵愛也極度背棄的走開了。 孩童有模有樣的跟著跑,風箏,以3公尺的高度於海濤中不妥協的游移。我發現另一個呼喊著父親的小孩,相貌與沙灘上的小孩極為神似,卻在一旁玩著球,自足的模樣似乎對大哥與父親間的對應充耳不聞。我聽著她比較靈活的笑聲與口吻,想像著另一位的相對缺陷所贏得的當然溺愛... 或許老人突然想起竅訣,他再次走到沙灘上,並未奔跑,只是順著風的韻律搗送著手中的線,均勻地將風箏送上空中。孩子一樣催著父親離去,但老人似乎從某種成就中覺醒,毅然決然握著線頭,在籃天下將風箏越送越高...然後心滿意足的將其交給兒子,並鄭重叮囑。憑藉良好的基礎,孩子接過風箏,也沒讓它掉落。 耳邊傳來老人權威的指令:『飛高一點,再高一點』,也依稀聽得孩子咕噥著要老人別理會的話語。 終究,風箏飛著,在風的天空,按照它的宿命,飛得老遠...

links for ...

撒滿天空的寂寞 - 宜蘭歷史之旅─頭城老街 index (tags: preservation participation community-essay 閒置空間 ) 公共藝術------奇文共享------PUBLIC ART------ENJOY (tags: PublicArt ) 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結合:讓小偷不上門的妙法大公開 (tags: SafeCommunity ) 旁人眼中的頭城, 繁華fading的過程 (tags: people-said ) Real ale, fine food in Yorkshire from Market Town Taverns (tags: STREET-TAVERN ) The Unbound:城市文化的產業化(漢寶德/中央日報副刊) 文化產業...建築產能... (tags: CultureIsOrdinary ) The Unbound:未來城市(《誠品好讀》城市專題系列文) 特殊類別、型態的都市標榜充其量僅是城市發展的自我期許 (tags: issues ) Frogwatch Taiwan 台灣賞蛙情報網 (tags: Nature ) 烏臼巷的春天 (tags: AlleyStory )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tags: community-org ) 台灣社區通 (tags: community-org ) 北宜高路線圖 (tags: Planning ) 頭城河、得子口溪、宜蘭河水質改善計畫 (tags: Projects issues@water ) 〈他山之石〉生態社區 & 零傳統能源街 (tags: Issues@energy ) 台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tags: Issues@ecology ) 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 (tags: Issues@ecology ) 台灣溼地地圖 (tags: Issues@ecology ) 國土資訊系統 (tags: data ) 鹿寮坑農村自然生態文化協會 (tags: community ) 馬祖社區聯網-社造報 (tags: CommunityMedia ) 卯澳社區發展協會 (tags: local-卯澳 )

【道路體檢】被北宜高劃過之後

矛盾的速度共生場域 曾經於大溪與大里之間四線道上,親眼目睹大貨車駕駛為了避免貨品震盪,竟然大辣辣嚴重逆向行駛(北向車輛行駛到四線道最靠山邊的那一線)!理由無他,順向的馬路被海浪浸蝕後路面狀況不佳而已。也曾親身體驗過大貨車嫌小客車駕駛過慢,逼在車後完全不管安全距離的險象。通常當小客車駕駛讓了之後,危險正要開始:那意謂著有限的道路寬度將容許三輛以上車輛。遺憾的是我們的公路管理並無任何機制可以檢核此類違法,民眾也不敢以生命去嘗試維護正義,結果往往讓這類馬路惡霸吃了秤駝鐵了心。 爽到你,甘苦到我 弱肉強食的例子不斷上演,頭痛醫頭的行政官僚有時也推波助瀾。比方在著名的石城咖啡站,那年過新年的時候不幸發生一起因待轉而引起的死亡事故,於是公路單位便畫了個待轉區,專門服務由台北往宜蘭的 有特殊需求 的駕駛人。如此一來,雙線道硬是擠成三線道,剩餘的慢車道根本聊勝於無,意思意思一下罷了。好幾次看到機車騎士在約莫一公尺寬的範圍內,得小心被一旁快速飛躍的大卡車捲入輪下,又得顧及另一旁的諾大山溝,以及沒事還來湊熱鬧的電線桿... 好自為之吧,貧窮的機車騎士(在這段路上,腳踏車與行人完全不在考量範圍)!決策者不當可憐的機車騎士很久了,你要他們如何想像那樣的恐怖與窘迫(連我這路人甲想下車拍一張窘迫的道路現況都覺得性命不保)? 想打破馬路使用規則的階級歧視?只有一個辦法:死者為大。 ps:實在想不透:明明石城咖啡站以南五百公尺以內即有一處檢查站,寬闊的腹地足夠進行車輛迴轉,卻偏偏擠在休息站前道路寬度最窘迫之處。幹嘛呀!

認識李榮春

生平 轉錄自 柏克萊網路書店 李榮春(1914~1994),小說家,宜蘭頭城人,日治時代畢業於頭城公學校,自修學習漢文、英文、日文。1938年,盧溝橋事變發生的第二年,25歲的李榮春加入「台灣農業義勇團」,隨團至中國工作,除役後,曾停留安徽、江蘇紹興等地讀書寫作,1946年返台。 原來他讀過我的國小!那個年代能唸書,家境應該不錯... 台灣農業義勇團?有趣的名詞。是衝鋒陷陣去...種稻子嗎? 32歲的男士, 1946年的頭城 : 一月十六日,成立臺北縣政府,宜蘭、羅東、蘇澳三郡歸臺北縣管轄。 二月八日,第一屆民選里長就職 四月七日,林錫虎就任第一屆嫏民代表會主席。 八月,設立頭城初級中學(今縣立頭城國民中學)。 農歷七月三十日夜十一時左右,搶孤活動發生意外,死亡者武營里陸朝木,受傷者澳里王金。 十二月七日,鄉民代表會選舉林才添為第二任鄉長、黃竹旺為副鄉長 頭城調解委員會成立。 回到台灣,全心投入文學創作,為專心文學而終身不取(娶),除了短暫的任職「公論報」,其他的時間只是偶爾打零工但沒有正式就業,直至八十一歲去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字裡行間。他的文學一生,只有極少的作品得到發表機會,泰半時光都是索居頭城,孤獨創作。 公論報是什麼玩意兒? 他去是那年的夏天,我由台北回到這個小鎮。 一生在孤絕的環境寫作,他毫不氣餒地奮筆孤注一擲,累積了將近三百萬字的作品,去世後才被家人在衣櫥裡發現,一一整理:八○萬言的《祖國與同胞》,以及《海角歸人》、《洋樓芳夢》、《八十大壽》、《懷母》、《 魏神父 》、《鄉愁》等作品,都是耗盡體力完成的長篇小說;此外,也留下了一些與故鄉頭城有關的短篇作品。 在一堆著作裡看到小鎮的記憶人物:魏神父,其實有點撼動。如果這位魏神父是我的那位 衛神父 ,那麼...我渴望看到他的書寫!想知道這位神父分別留給了童年的我與中年的他什麼樣的人生影像? 著作 寫著寫著...突然覺得背景音樂"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與這樣寧靜的週末夜很契合啊~ 出版社: 晨星出版社 以下資料轉自 本頁 烏石帆影 《鳥石帆影》筆觸及於友情、居家之樂、鄉情、與鄰人的相處應對,表現出李榮春心靈外放的狀態,呈現一幅幅流逝的宜蘭頭城歲月定格畫! 海角歸人 自傳性質濃厚的長篇小說,作者與小說主角同樣孤獨於文學創作之中。

Schtuff 使用心得

比較過當前兩個使用較順手的free wiki: pbwiki 與 schtuff , 基於視覺上的偏好, 我選擇後者, 即便它在中文搜索上的功能不穩定(這算資料庫的致命傷),卻也因為tag, sidebar與使用權限的靈活管理、及分類rss(例如 tag:town )的多元使用,讓我終於琵琶別抱了。 template的使用,基本上我只能接受兩種 compact:有比較良好的行距與字體大小,可惜在搜索標題與結果的文章呈現少了水平線,看起來有點亂。 large font: 如果討厭廣告的話,這個選項可以欺敵,哈!畫面感覺與pmwiki有像,訊息呈現也比較優,但行距是我不能接受的。 ps: 權限管理上還是有那麼一點限制,所謂user, 指的是 schtuff 的使用者,假如沒註冊,那什麼權限都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