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KM : 福成,有一處所在
佳節驗證 中秋節前夕的雨後乍情,拖著老姐作陪,終於降落在這一處瞭望平疇的節點。一旁有花農利用水池淨花,看我興沖沖的模樣覺得很有趣,除了不厭其煩一一為俺們介紹這片荷花園的由來、花兒的特色,還大略說明三分的水道各自流向何方。 俺問:『恁攏安怎稱呼這堀水?』 『水 pán-á 頭啊』他說『pán-á 的意思大概就是板子』 然後謙稱自己其實也不是很清楚。 =.= 很有可能... 很普遍的常識被俺當成了稀有知識。 但不管怎樣,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很新鮮就是很新鮮。 而求知是一場儀式,位階崇高到足以封閉任一枚不安份的毛孔... 所以,老姐與俺就在旁邊 放置著紙錢 的「分水汴」玩起來。 因為連續幾日豪大雨,水流已經不再潺潺,而是「衝衝衝」。 才想著,一隻動物忽然從水池裡冒出來,靈巧的(老姊的形容則是驚慌失措的逃竄)衝向一旁果園,原來是山羌。該花農喊了一聲「保育類生物!」之後趕忙拎著一支大網尾隨而上,看起來很有經驗的樣子。 (雖然最後無功而返,但他很有概念的跑到對面去報警。) 俺望著眼前於一片阡陌中的蜿蜒,再回頭看向不知來路的山間水圳... 唉,方圓之內,真的很難無聊欸~~ 晴空下的漫想 假期最後一日,老天爺意思意思的中止了蘭陽平原的節慶遺憾。 有鑑於日前的腸阻塞,說什麼也要找到時間空檔出去走路。 秋天的晴空,最好走的莫過山邊聚落小徑,因為那兒能背著陽光看沃野。 在上福城走了不知多少回,只知道水道二分很有趣,水質清澈、田裡頭不是稻子而是荷花... 卻壓根兒沒想過歧路的變化。因為「分水汴」的關係,俺再度確認自己的有眼無珠。這一回,是打定主意來此特地領教。 Generated by Flickr Album Maker 嘩!嘩!嘩! ← 這不是水聲,是俺的心聲。 沒想到,多年以後,俺還有浪漫閒情漫步田中央,不是藉由田埂而是忽寬忽窄、忽高忽低的水泥小徑。趣味非常。加上 碧藍晴空 前來干擾,讓這趟線性旅程繁忙不已 - 不知道該將視線放哪裡。 其實,這樣的情境不只外圍人迷戀,在地人也歡迎。在連接「分水汴」與林厝底的水路旁,有一處居民自己鋪設的洗衣場。一旁抱著孫子納涼的林阿姨說:夏季夜晚,還有些住民直接坐進水圳裡泡澡,瞬間,一天的暑氣全消。她說:以前這條水圳(15/22)更大,平時水流淙淙,跟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