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目進行曲
入了江湖 當你快速穿越人群,原本可能預備正面寒喧的,終也成了背後的品頭論足。過去的我,習慣性選擇假裝沒聽見;東嶽廟遊行那天,卻不由自主迴身、上前...這種行為的改變越來越明顯,才明白最初的想像實在很天真:居然以為能夠置身事外的紀錄方圓。 那天去了一趟頭城圖書館,意外與館長及工作人員相談甚歡(某種程度的臭味相投啦~)。由於館長承擔鎮史館的籌備事務,希望我能參與籌備會議分享一些理念。我以一個既是事實也算客套的理由推辭了。但真正的原因卻是:俺寧繞小巷,不願走大街。 這想法或許可笑,卻在東嶽廟慶典當天更加堅定:鄰居阿姨看見我在客廳工作,過來與我敘敘舊、聊聊天、扯扯家務事。面對三十多年的老鄰居,我完全不必隱瞞什麼,就算要隱瞞也隱瞞不了。她好奇我手邊的活兒(方圓之內的影像紀錄),俺於是開啟一場概念發表會。席間,我提到打算在頭城做什麼與不做什麼,以及原因為何。她雖然理解箇中糾葛,卻也同意某個頭銜已然成了部分人眼中我的既定形象。不涉入利害關係也罷,一旦遭遇有心人,那隨時都會是我的致命傷。這聽起來很像她的「婚姻自主之勿招惹媒人論」:-) ,不過我把它當成寶貴的意見。 就這樣,俺依然自得其樂走在小巷中...即便館長再度邀請,膽小的心完全不為所動。 直到前天,當我又來到剛舉辦不久的西雅圖Charrette--- Open Space Seattle 2100 網站,某種思緒隱約被牽動著。循回當初得知這個活動的源頭,也是我相當欣賞的一個blog: 西雅圖凹凸鏡桂賢的地景及社會觀察 -- 打造西雅圖百年公共空間願景Open Space Seattle 2100 一文,從西雅圖空間專業者的認知、政府的態度、外來者與住民的對話...一個在這個國度可能被認為過度理想的 FANCY 在另一個國度的城市被共同實現了,以一種熱情而不激情、清明且冷靜的模式進行著。 我想,光是坐在這兒羨慕別人的城市文化也是沒用。 人,橫豎就那樣,不橫不豎也那樣,那乾脆一點吧! 身歷其境 我喜歡水,可是害怕下水。原因是小時候曾經在海邊溺水過。於是大學刻意選了一個游泳課不是大一女生必修的學校;於是來回穿越礁溪七年沒泡過一次溫泉。人們不斷以「水很淺」來說服我勇於嘗試,頻率高到刺穿了俺的自衛防線,我終於找到罪魁禍首: 因為身材太差而自卑。 那年,正為出國而準備。某個雨天午後,開車行經德陽路,當時霧雨濛濛、煙氲繚繞。想到身為在地人卻...